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鮭魚迴游一日遊

  •  出發
 今年的一日遊有兩梯次,而且這兩梯次都是滿座。上一梯次是在暴雨來臨之日進行,所以一日遊的過程有點艱辛。但後來聽Simon說整個過程進行的頗為順利。尤其在威化溪看到很多鮭魚,在大教堂也清楚看到菲沙河的蜿曲畫面,在採蘋果時天空竟然暫時下雨四十分鐘。一切的安排似乎在大雨中顯得更為完美。

八點廿時未到,人都已到齊了

天氣預測今天仍有60%的下雨機率,但早上已經下過雨,下雨的機率應該會降低很多。果不其然,早晨的天氣大好,陽光也如期露臉,只是氣温冷冽了些。大家都慶幸能夠有這樣一個好的開始。大部份的人都迫不及待在八點廿分鐘前就已經到齊了。

八點卅分準時出發。 先沿著99號公路南下,至白石轉16號公路往東,我們開始奔馳在鄰近美國邊境的鄉村道路上。這個路段有溫室、有農家、有農田、有牛馬;有黑莓園,有葡萄架。農村景色,觀之不盡,一覽無遺。雖是鄉村小路,但車輛不多,行車倒也相當順暢。路旁的秋葉迎風,象徵著美好的一天。

  • 威化溪的鮭魚
到達威化溪的時候,想不到烏雲也隨後趕到,太陽被遮去,並且開始下起小雨來。此時氣溫度也幾乎驟降至冰點,雙手快被凍僵。心想天氣竟然有如此大的改變,真叫人不及應變。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威化溪的人工孵化水道裡的清流如故,但鮭魚三兩尾,進口處更不見眾鮭勇猛跳躍的景象,與去年的情況相比,簡直天壤之別。是被人過份捕撈了呢?抑或怕冷不敢朔溪而上?有人說是孵化場人員控制的結果,但我想也不盡然,因為孵化場開放期尚未結束,不可能讓遊客敗興而回,否則這個孵化場如何混下去?

威化溪水清無魚

在這個時候要找個老伴同死也不容易哩

偶而一兩隻,大家望眼欲穿

  •  Mission大教堂
 Mission修道院的大教堂仍然如故,綠色的山坡、特有的鐘樓、典雅的教堂外形,令人有深刻的印象。尤其內部的鑲鉛玻璃在外面光線的投射下,產生五顏六色的圖案,叫人讚嘆不己絕。只是在大殿中央用紅繩圈起來,似乎是不讓人接近中間的祭壇,與我們上次所見不同。後來才知道個中原委。原來中間的屋頂曾有瓦片掉落,為怕打傷人,只好先作防護。只是沒有標示牌,效果實在有限,總是有人忍不住要跑到中間去照相。看樣子應該像我們簽的免責聲明一樣,要進入的人先自行在免責的狀子上簽上大名,傷責自負就可以了。

修道院的大教堂很有特色

四週的彩繪玻璃穿透出五顏六色的光彩

不過今天看到我們的團員裡仍有人撣自闖入教堂禁地的地方,這就已經涉及事先在車上簽的免責條款規範了,雖然不是什麼危險之事,但有時若有人出來干涉也是丟臉的事。話說在這教堂的南側,沿著一條專設小徑原可以通到南崖看整個飛沙河的流域,瀏覽山景與河流交錯的勝景。走這一條小徑大約要十分鐘,比較長,但很僻靜,原來是修士們利用走這個小徑的功夫做默想的功課。 沒想到我們的團員有人就聰明到一來就發現越過山丘就可抵達南崖的終南捷徑,而且呼朋引伴。無視於告示牌寫著:"私人土地,請走小徑"。東西方文化差異有時就在於此吧!

  • 柳景園採果
今年的柳景農園採果,收穫很大,大家都是人手一袋,喜上眉梢。這裡現採的每磅才70仙,真是便宜,若直接在櫃台選購則要90仙,較為貴些,但也比市場便宜。比較有趣的是南瓜,大大小小,大人小孩都是拉著一小車買,希望回去做南瓜燈。可憐的南瓜,活了半年,長了麼的個兒,最後只能被挖個洞當燈罩之用。南瓜是按大小賣,他們在一個板子上挖幾個大小不同的圓洞,依進洞的大小論價錢,超出範圍的最大的一個五塊錢。選小的以選扁的南瓜較為划算,因為頭過身就過。我們東挑西選,試了又試,終於找到一個勉强塞過一塊錢的洞,也算今天的豐收。

這麼大的南瓜實在抱不動
有對國內來的旅客,他們夫妻看了這樣的農場,心裡真是高興,也很有感觸。他回憶當年被下放農村的情景,那種所受的苦,真是難以形容。他說:那時幾乎每天只寄望有機會能歇一歇,即使站立在太陽下喘口氣也好過在烈日下幹活;若能夠在樹蔭下休息,那更是不敢想像的奢侈。至於現在能夠來加拿大,也完全是規劃之外的機緣。